项目背景
环境保护部部长周生贤曾在全国环境监测工作会议上提出实现“三个说得清”,要能够“说清楚环境污染源状况、说清楚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、说清楚环境潜在的风险”。同时提出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是监测工作的“生命线”,必须时刻把监测数据质量摆在监测工作的突出位置,确保监测数据科学性、规范性和公信力。
当前,全国各省市环境监测部门在数据编报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,一方面,各级监测站时常发生数据录入和计算错误、排放标准或评价标准使用错误、报告文字错误等监测数据质量问题;另一方面,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的数据量大、业务频度高,手工逐个数据录入和审核数据十分浪费时间,而且没有校验约束,导致了数据及时性、完整性及准确性低,在此基础上进行的分析和评价面临着可信度低的难题。
四川省环境监测总站当前已经有多个业务系统在运行,包括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管理系统、数据填报与传输分系统、地理信息系统(GIS)、地表水月报系统、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、水质自动监测系统、办公自动化系统等,但是由于没有一个全省统一数据编报平台,各级监测站投入大量人力、物力手工处理、上报、分析各类环境监测数据,严重影响数据编报工作进行,同时也充分暴露了监测站在环境监测信息化能力的不足,建设环境质量网络系统提升环境监测数据编报能力的需求十分迫切。
项目目标
本项目建设的具体目标如下:
(1)通过本项目的建设,集成整合全省历年环境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,形成省、市州、区县三级监测站规范有效的监测数据上报、审核、汇总及应用机制。
(2)通过本项目的建设,实现全省大气、水、噪声、农村环境和污染源环境监测数据及基本信息的“一点一档”管理,为综合动态管理监测对象、监测目标和执行标准提供平台。
(3)通过本项目的建设,实现全省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的空间化,建立多种类型的空气、水、噪声、农村环境和污染源相关专题图层,形成环境监测“一张图”管理模式,更加直观的辅助数据监测业务。
(4)通过本项目的建设,实现全省监测数据和统计数据的综合分析及应用,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、分析和计算,生成查询统计结果、评价分析结果和各类环境质量报表报告等,给环境管理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。
(5)通过本项目的建设,实现全省监测业务信息的多级共享服务,实现统一管理、发布和维护业务信息,更好的满足各级环境监测站对数据的应用需求。
系统架构
四川省环境监测数据综合编报系统包括污染源监测管理子系统、地表水监测管理子系统、饮用水水源监测管理子系统、降水监测管理子系统、空气质量监测管理子系统、环境噪声监测管理子系统、地理信息子系统、基础信息管理子系统。系统将预留移动终端应用的接口,并预留接口实现地下水监测、农村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编报模块。
本项目将结合数据编报工作的实际情况,全面整合梳理环境监测数据编报流程,依托环保专网资源,全面推进省、市州、区县环境监测站数据编报的网络化、规范化、智能化、空间化发展,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监测数据的报送、整合及应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