项目基本要求:
系统设计必须遵循《检验监测机构资质认定管理办法》(质检总局令第163号)要求,并能通过检验监测机构资质认定。
信息化管理系统应具备两项具体功能,一是涵盖环境监测业务中受理委托、现场踏勘、费用核算、收费、现场采样、样品流转、实验室分析、编写原始记录、审核原始记录、编写监测报告、审核监测报告、打印监测报告、领取报告等全流程,并具备仪器设备管理、药品试剂管理、企业档案管理、监测数据调用、数据筛选、查询功能。二是具备对应环境监测业务的行政管理功能,包括人员管理、时限提醒、工作量统计、基本的请销假、补假等功能。
方案设计:
1、环境监测业务管理
系统以业务流和数据流为主线,实现全程控制、全程跟踪和全程管理,我们的设计灵感来自于监测站工作流程,在系统中可直接完成任务信息录入、安排任务、现场踏勘和方案编制、采样安排、采样记录填写、样品流转、样品分析、分析审核、报告审核等功能。
2、实验室数据管理
融合质量管理体系,实现快速的数据录入和导入的功能外,还利用内置公式自动计算、自动检校,大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
3、环境质量综合编报
利用强大的报告自动生成工具,自动对数据进行评价,并具备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,让数据价值******化
4、环境监测地理系统
地理信息系统使环境管理工作变得可视化、直观化、轻松化、科学化。利用先进的网络、通讯、信息技术、GIS技术、RS技术、GPS技术,以实用化、简捷化、可视化为主要特征,实现环境质量和污染源业务数据与空间地理信息的数图联动查询,同时完成各类专题图的制作,充分发挥地理信息系统的直观性、易用性。
5、移动环境监测系统
实现环境质量数据成果多维展现,让公众参与环保是环保信息化的关键,监测站领导可通过移动设备实时对环境监测站情况状况进行了解、决策;监测业务人员实现移动办公办公,提高工作效率;公众可通过移动平台了解身边环境质量状况、监督环境质量。
6、数据共享与发布
系统帮助用户来实现对数据共享范围的管理,提供数据共享编译工具。通过对成型数据的整理存储,通过后期的数据筛选与数据分析,加工成新的数据产品。通过系统接口、数据报告等方式,将数据推送至政府单位和环保体系。